食安創新技術展落幕 科普宣教推食安理念進萬家
2017年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于昨日落下帷幕。在為期五天的時間中,展會精彩紛呈,亮點頗多。除一百余家權威機構、駐華使館、知名企業向參觀游客展示食品安全技術、經典招牌美食、最新產品之外,展會上形式新穎、五花八門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教活動同樣吸睛,令人矚目。在這里,觀眾們不僅能了解到“吃什么”,還能學習到“怎么吃”以及“如何健康、安全地吃”的理念。到底有哪些宣教活動,都是怎么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呢?這就隨中國經濟網記者的腳步來回顧一下吧。
科普網絡平臺上線 傳遞生動易懂科普信息
食品藥品權威科普網絡平臺發布儀式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
7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中心攜手百度百科共建的食品藥品權威科普網絡平臺首批食藥科普視頻上線。同時,總局新聞中心聯合尼爾森公司發布了《全國食品藥品科普狀況調查(2017)》。
在科普網絡平臺上線儀式上,總局新聞宣傳中心與百度百科共同發布了首批科普視頻,包括“如何科學認識亞硝酸鹽”“保健食品是不是騙人的”“什么是食品添加劑”等,用通俗、有趣、簡練的方式生動解讀了一系列食藥安全領域的熱門詞條,以短視頻的形式在百度百科秒懂百科視頻平臺上呈現。這種短視頻快速解讀詞條的方式打破了原有百度百科文字、圖片為主的內容形態,將權威的知識生動化,有效提升了科普信息的傳遞效率。
食藥安全大于天,為引導公眾正確認知食品、藥品等科學知識,總局新聞中心多措并舉推進平臺建設,建立專家委員會,依托產品數據,制作權威科普視頻,切實推動食藥安全社會共治。據了解,今年5月10日,總局新聞宣傳中心與百度百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權威科普網絡平臺,通過短視頻和詞條兩種形式,向廣大網友傳遞食品、藥品、化妝品以及醫療器械最權威、最可靠的知識,2017年,雙方將共建800部科普秒懂視頻,上萬條詞條,將權威、生動、易懂的科普信息高效地傳遞給社會公眾。總局新聞宣傳中心將與百度百科共筑堅固的食藥安全防線,全方位滿足網民的認知需求。
監管部門編寫宣教材料 推動食安科普
圖為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展覽設計位上的《食品安全系列科普漫畫》科普宣傳冊。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城/攝
食品安全關系著我國的國計民生,提升國民食品安全素養關系著大國發展。政府監管部門近年來不斷加大食品安全權威信息的傳播力,并推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小學等科普活動的開展。
在本次展會上,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展位上發現了《食品安全系列科普漫畫》的小冊子,內容收集了“不加添加劑的食品真的更健康嗎?”“豬肉粒真的會長鉤蟲嗎?”“無核葡萄真的是抹避孕藥了嗎?”等十大食品安全謠言,并在每一條后配上了詳細的辟謠內容。小冊子印刷精美,內容翔實,配圖采用了可愛的卡通形象,讓人讀來一目了然。
據了解,這本小冊子是由北京市食藥監局組織權威食品專家編寫而成。除《十大食品安全謠言》之外,還組織專家編寫了《為消費者解惑》,并制作成系列科普動畫,通過視頻網站向全社會推廣宣傳,推進食品安全知識在信息化時代的廣泛傳播。其中,《不加添加劑的食品真的更健康嗎?》和《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吃?》兩段科普動畫在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中心主辦的“2016食品安全科普創新競賽”上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網紅“康康姐”出馬 聚力全國宣傳矩陣
圖為武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康康姐”卡通人物。(圖片來源于網絡)
經過媒體幾天的宣傳,位于8號展館中武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展位的卡通人物“康康姐”已經算得上半個“網紅”了。“她”穿著食藥監管人員的制服,站在展位外笑容可掬地對觀眾們打著招呼:“歡迎走進康康姐的科普世界!”不時有觀眾被“康康姐”的聲音和外形吸引,走進展位來參觀。
據介紹,“康康姐”代表的是來自全國2000多個奮斗在一線的食藥安全科普宣傳人員。他們的日常工作雖然是科普宣傳,但并不枯燥。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各種新媒體上發布科普文章,在廣播和電視里播出食安小貼士,在報紙上寫科普專欄,帶著市民開展多種互動活動……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多種多樣的宣傳方式,“康康姐”們使食品安全科普理念輕松深入人心,融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之中。
以中國食事藥聞為核心,全國已經建立起了橫向聯通31個省,縱向覆蓋中央、省、市、縣的食藥安全宣傳矩陣。截至目前,“康康姐”們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指導和專家團隊的支持下,已經在全國粉碎了80多個食藥安全謠言,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院士現場做實驗 擊碎食品安全謠言
圖為陳君石院士正在做往西瓜中打針的實驗。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和科研人員在來參觀的媒體和群眾面前主持了幾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來辟清網絡上盛行的謠言。比如“水果掉色”是因為水果中的花青素遇堿、遇酸后發生的變色反應,并非外“加”顏色,又比如“往西瓜里打針讓西瓜變甜”根本不現實,西瓜里面是封閉環境,打針時水會遇到壓力流出來,打過針的西瓜也會很快壞掉。
通過現場的小實驗,科研人員讓大家“眼見為實”,所謂的食品安全謠言純粹是“無稽之談”。陳君石院士指出,食品安全謠言從線上到線下肆意地傳播,這損害的不僅是食品行業,更重要的是誤導了消費者,削弱了公眾對政府和行業企業的信任。
“要管住這些謠言,一方面要依法加大打擊謠言源頭,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各種措施引導更多人投入科普工作中來,逐步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辨別能力。”陳院士表示。
科普公益大賽進高校 推廣食安理念
圖為學生宣誓成立全國食品安全科普創新高校社團聯盟。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 攝
推動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前行,需要政府、學界、媒體、企業、公眾共同攜手努力。此前,陳君石院士曾對媒體表示,作為食品生產的第一線,食品企業在加強和消費者的風險交流、進行食品安全科學普及方面“大有可為”。
在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2017-第三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于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正式啟航。在前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今年的第三屆大賽將以高校社團作為主體,以寓教于樂的形式,激發新生代的興趣和熱情,參與到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創作和傳播中來。
“我們志愿加入食安科普的行列,做食品安全知識的學習者、創作者、傳播者,為中國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建言獻行!”在大賽啟動儀式上,學生代表志愿成立全國食品安全科普創新高校社團聯盟。在今后的活動中,學生社團聯盟將作為破除網絡食品謠言的主力軍,成為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傳播者和普及者,從自身做起,把食品安全理念傳遞到家庭中、社區中乃至全社會中去,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