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展產業的發展趨勢
會展產業的發展是舉世矚目的,世界各地都在分享會展產業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在反思這個產業帶來的種種變革并承受著變革帶來的歡樂與痛苦。新產業、新領域、新思想,一切都是新的。在新事物面前,大膽往前沖者有之,徘徊猶豫者有之。未來會展產業將走向何方?會展產業研究需要更開闊的視野,擯棄門戶之見,掌握產業發展的大勢。
由于世界各國經濟實力、經濟總體規模和發展水平不同,他們的會展產業發展也不平衡。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訊、服務業水平等多方面優勢,在世界會展經濟發展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并占有絕對的優勢。從世界范圍來看,國際會展產業發展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一、全球化發展
西方發達國家的會展業發展得早,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相比,他們率先完成了專業化和集團化的發展階段。隨著全球經營理念的深入人心,這些國家的會展集團公司開始跨國運作,走全球化發展的道路。會展業的全球化發展,一方面滿足了國際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是對國際市場的占領和技術價值與文化價值的傳播。會展業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必然伴隨著大量的并購和國際品牌的重組,通過國際會展合作、并購、重組來實現跨國業務的落地與發展。2003年11月,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與廣州光亞展覽貿易有限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當時法蘭克福按作價金額投入其中50%資金,并占有照明展一半的股份,雙方共同運營廣州國際照明和建筑電氣展覽會。2012年11月,河南勵展宏達展覽有限公司與上海歌華展覽策劃有限公司簽署協議,獲得上海國際汽車裝飾用品采購交易會(CSAE)的100%股份以及該交易會的全部資產。2013年6月,環球資源有限公司宣布已經與深圳國際機械制造工業展覽會(Shenzhen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Industry Exhibition)達成協議,收購旗下相關項目,交易對價介于1100萬美元與1600萬美元。美國卡爾頓通公司以12.6億美元的高價收購拉丁美洲約40個大型貿易展覽會和相關的刊物,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就直接收購了上海一個較有名氣的地面裝飾展覽會。許多發展中國家原有的一些規模較大、水平較高的展覽會,通過市場并購、合作等方式,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中來。但是,民族會展品牌的并購過程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提升了本土展會的國際影響力,快速升級了展會的運營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卻使民族品牌逐步被控制在發達國家會展公司的手中。國際資本運作以自身的資本優勢成功介入國際戰略產業,屢試不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在新的時局下,世界會展大國紛紛確立全球化的發展戰略,積極拓展發展中國家國際會展市場份額,一路高歌,推進了國際會展市場的成熟和發展,同時自身也成為了新興經濟體的會展市場主角。會展公司的老總們,是不是該認真思考全球化的問題呢?
二、集團化運作
國際市場的一大焦點就是并購和聯盟,作為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會展領域也不斷在深化集團運作機制。會展企業通過資本的運作,兼并合作,既可以利用國內資源,也可以利用國際資源,以獲得市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會展企業通過合作,優勢互補,提升實力,打造業內超級航母。由于會展業對企業的資產總額、人力資源、技術力量等有很高的要求,中小型的會展公司很難達成高端技術要求,風險承受能力低,兼并合作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維持高利潤率。強強聯合、合作經營、集中資源、優化品牌,走集團化發展的道路是國際會展業發展的第二大趨勢。當然,集團化運作不是想做就做的,公司應當儲備集團化管理的人才,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有了充分的準備,就可以迎接更高更強的挑戰。
三、網絡化運作
現有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和對外交流、聯系方式、途徑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給世界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近年流行的“互聯網+”,只不過是我國順應國際大趨勢而已。在德國,網上銷售和網上展覽會等互聯網業務發展很快,德國會展業的發展規模和勢頭并未因此受到影響。電子商務進入展覽業是會展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會展本身就是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發布、洽談商業合作和進行市場營銷的場所,它發揮的是一種橋梁和媒介作用,而電子商務恰恰在這方面有著傳統會展業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它提供了一個更為快捷、互動、有效的商務通道。電子商務按商業活動運作方式可以分為不完全電子商務和完全電子商務,對于傳統會展業的影響按介入程度的不同也表現在不完全電子商務和完全電子商務兩個方面。不完全電子商務即在會展的運作過程中部分地借助于電子商務,主要是借助電子商務手段為會展服務,實現網上廣告、訂貨、付款、貨物遞交、售前售后服務,以及市場調查分析、財務核算、生產安排等一項或多項內容。完全電子商務即網上會展,會展的組織、舉辦各個環節都實現了電子化,舉辦者、與會者、參展者和觀眾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絡進行,它代表著會展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四、大數據決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科學研究與應用、互聯網應用、網絡傳感器、企業營運等方面都涌現出大量無所不在的數據生成源,這些生成和處理的數據動輒以TB計,甚至達到PB,EB或ZB級規模(B表示字節,T=1012=240,P=1015=250,E=1018=260,Z=1021=270,1EB等于1000PB,1PB等于1000TB,1TB等于1024GB)。例如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日常處理的數據量就達到PB級。這樣的海量數據就是大數據(Big Data)。會展產業以匯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知識流、資金流等為主要特征,也面臨著大數據分析與處理難題。尤其是會展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大數據更是常見,如Wiki(維基)、博客、電子郵件、虛擬世界、在線游戲、在線視頻、即時通信、網頁搜索等。據2010年的統計,Facebook每天有幾十億次的訪問流量,每天需要處理(包括查詢和關聯分析)的數據量超過15TB;Google網頁爬蟲爬過的網頁有幾百億個,其搜索引擎和其他服務每天處理的數據量達到駭人的20EB(2010年);Youtube每天播放約30億個視頻(文件),數據量約45PB,每天上載的視頻有幾十萬個,平均每分鐘上載48小時時長的視頻,每天上載數據量10TB;Amazon每天有6000萬個活躍用戶,處理超過42TB的數據。2010年,上海世博會首次將具有159年歷史的世博會以三維游園的形式搬到網上,讓世博會成為可體驗、可分享、可參與、可互動的網絡盛會,開創了人們參與、體驗世博會的全新方式。上海世博會實體的參觀人次定格在7308萬,而虛擬的“網上世博”在184天時間里,吸引了超過6億用戶訪問,網絡訪問量達到50億。
企業和機構應用是產生大數據的重要源頭。大的企業都會采集和保存其營運歷史數據,特別是客戶數據,用于分析和獲益。中國人民銀行有全球最大的個人信用數據庫,其中有640 000 000萬個人員記錄,1億人的存貸記錄,涉及1500萬個公司和組織(2010年)。深圳市的200000個監視器每天產生的數據超過lPB,數據存儲設備只能保存兩天的數據。有人估計2010年全球由消費者和企業機構產生的數據總量為1.2ZB,而且數據量的增長趨勢是爆炸性的。大型會展綜合體每天帶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流,場館中心每天產生大量的后臺數據,會展網站的點擊率和互動信息也日漸呈爆炸式增長。開展會展大數據研究,進行數據挖掘,選擇相關關系,為會展策劃和決策管理提供依據,這是全球會展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此外,還有學者提到國際會展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應用的趨勢,活動大型化趨勢,以及產品多元化、專業化、品牌化趨勢等等。其中,新技術的應用是會展活動吸引客戶和觀眾的重要手段,是會展產業的特點,并不是一種趨勢;由于會展涉及會議、展覽、節事活動、體育賽事等,很難說所有的活動都有大型化趨勢,甚至有些專業化的展會還需要控制規模,因此,活動大型化也不能算作一種國際會展業的發展趨勢;產品多元化、專業化和品牌化是國際品牌展會的必然選擇,也不能算作趨勢。因此,筆者認為,地方會展產業的發展趨勢未必就是國際會展產業發展的趨勢,而國際會展產業的發展趨勢則必然會對地方的會展產業產生重要影響。當然,國際會展產業也依然處于成長的過程中,會議、展覽、節事活動、體育賽事還沒有完成融合的過程,真正走向大融合、大發展尚需時日。